被打的加密破了魔咒吗要市场四年
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比特币价格飙升的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次不一样"。但这次,我不得不承认,情况可能真的变了。 还记得2013年那个疯狂的圣诞节吗?比特币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四年后的2017年12月,历史再次重演,价格逼近2万美元。然后又是四年后的2021年11月,6.9万美元的高点让多少人彻夜难眠。 这种神奇的四年周期可不是巧合。在我看来,它有三大支撑点:首先是减半效应,就像比特币的"产能调控";其次是市场共识形成的集体心理周期;最后是散户主导的市场特性——大家总在相似的时间点做出相似的决定。 但这次的情况让我想起2017年自己在交易所熬夜盯盘的场景。那时候的交易大厅充斥着各种表情包和"to the moon"的口号,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贝莱德、富达这些传统金融巨鳄的身影。 说个真实的故事:最近我在和一个华尔街的朋友聊天,他们团队现在每周都要开加密资产配置会议。这在三年前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些"正规军"带来了几点关键变化: 1. 资金体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一个ETF的规模可能就抵得上过去整个散户市场 2. 交易策略更理性,不会因为一个推特就集体抛售 3. 持仓周期更长,更像是价值投资而非短线赌博 有趣的是,我发现2026年5月这个时间点特别值得玩味。那时候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刚好卸任,而历史告诉我们,美联储换届往往伴随着市场动荡。 记得2018年耶伦交棒给鲍威尔时,市场那个惨烈啊。如果历史重演,2026年的主席交接恰好可能成为本轮周期的转折点。这不是巧合,而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自然结果。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与其纠结于精准预测顶部,不如做好以下几点: 1. 建立适合自己的止盈策略,比如分批卖出 2. 关注稳定币供应量这个"市场燃料表" 3. 警惕山寨币的"提前见顶"现象 4. 永远只用自己能承受损失的资金投资 说实话,我现在持有的比特币仓位比以往任何周期都要重。不是因为我有内幕消息,而是看到了市场结构的根本性变化。但我也在密切关注那些可能打破牛市的因素,比如机构杠杆的风险敞口。 最后想说,市场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四年周期是否延续,保持学习和适应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在这个领域,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历史的回声:四年周期的铁律
机构进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美联储的"加密蝴蝶效应"
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2023年加密货币投资指南:哪些数字资产值得押注?
- 比特币突破4.2万美元背后的金融革命:华尔街17万亿资金即将入场
- HTX的蜕变:一个老牌交易所如何用PrimeVote开启新篇章
- 挖矿新时代来了!长宏科技矿机带你玩转数字矿业
- 重磅合作!dappOS与Cetus协议强强联手,打造DeFi新体验
- 当别人都在谈论赚钱时,你应该关注这些
- 老洪币市漫谈:12月1日午间交易手记
- 比特币突破4万美元:是牛市序幕还是昙花一现?
- 周末交易日记:比特币和以太坊合约操作指南
- 区块链开发新纪元: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技术平台?
- 比特币再创新高:机构大鳄疯狂买入背后的市场暗流
- ORDI的疯狂之旅:一个数字货币的戏剧性崛起
- Uniswap估值革命:一场迟来的价值回归
- Solana强势逆袭:70美元大关已破,80美元本月可期?
- IMF与加密资产:从抵触到谨慎拥抱的监管之路
- Ordicoin:从实验币到现象级资产的疯狂之旅
- SEC这波温和操作令人大跌眼镜 加密货币圈都看懵了
- 比特币ETF获批在即?市场情绪高涨突破3.8万美元
- 从GBTC到ETF:一场加密市场的华丽转身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TRON用户突破2亿大关,比特币行情深度解析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