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当货币好何去何从利镰刀,这种该加密些币观察市场
说真的,这市场最近的操作手法简直是把投资者当韭菜割。昨天那波突如其来的上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典型的"消息面拉升"套路。就像我常跟朋友们说的:"当市场莫名其妙地涨,你就要格外小心了。"周末两天的筹码积累,让27200-27300成为关键压力位,而26400-26200则构成了支撑区间,这个判断基本得到了验证。
ETF骗局:老韭菜的新型收割机
贝莱德的消息?我看十有八九又是华尔街那帮人放出来的烟雾弹。这套路他们玩得太溜了——先放出利好逼空,然后反手爆多,来回收割。记得2021年那次吗?同样的剧本,只不过换了个主演。现在市场上90%的人连ETF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更别提贝莱德了。这种消息就是专门收割那些整天追着新闻跑的"活跃分子"的。
本周最值得关注的,还是美联储的利率决议。虽然CME显示不加息的概率已经高达99%,但鲍威尔的讲话才是重头戏。这位"市场教父"随便一句话,都可能让整个加密市场抖三抖。
山寨币众生相:有人风光不再,有人疯狂圈钱
说到BCH,就像个过气的明星。8月17日那波反弹后,现在又显出了疲态。价格高点不断下移,量能逐渐萎缩——典型的"熊样"。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次反弹都没能突破前高,这说明什么?说明主力在慢慢出货啊!
Worldcoin这个项目就更有意思了。打着"全民基本收入(UBI)"的旗号,实际干的是收集虹膜数据的买卖。创始人Sam Altman倒是会玩,靠着ChatGPT的名气圈钱,128亿美金的估值?这泡沫比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还夸张!
Aptos和Sui这对"难兄难弟",活脱脱就是Facebook Libra项目散伙后的"创业神话"。团队确实豪华,但项目本质就是空气。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前Facebook工程师创业做什么?做下一个Facebook呗!可惜加密市场不吃这套了。
这些币种可能真有戏
渲染网络(RNDR)倒是找到了不错的落地场景。随着AI和3D内容创作的火爆,这个去中心化GPU算力平台确实解决了行业痛点。我认识几个3D设计师,他们都在用RNDR的服务,反馈还不错。
XRP这个"老将"依然在跨境支付领域默默耕耘。虽说跟SEC的官司拖累了它,但作为桥梁货币的定位还是很清晰的。就像我常说的:"在加密世界,活得久也是一种本事。"
BNB现在200美元的价格确实被低估了。作为币安生态的核心通证,它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从交易手续费到旅游预订,使用场景不断扩展。不过话说回来,中心化交易所的代币,总让人觉得有点"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感觉。
至于狗狗币...这个靠表情包起家的"玩笑币",居然能涨30000%多,只能说市场有时候就是这么魔幻。但无上限的发行量,注定了它很难成为价值存储的选择。
市场永远在变,但割韭菜的套路总是惊人的相似。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理性思考比盲目追涨杀跌更重要。记住一句话:当所有人都喊着"这次不一样"的时候,往往就是最危险的时候。
(责任编辑:新闻)
-
说实话,看着美股一路高歌猛进,我这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都觉得不可思议。美国股市就像个被宠坏的孩子,明明已经吃撑了,还能继续往嘴里塞蛋糕。最新的MSCI美国指数市盈率已经飙到23倍了,这可是25年来最夸张的溢价水平。记得上个月和华尔街的几个老友吃饭,大家都在讨论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市场完全不顾传统估值逻辑,越是贵的股票越有人抢着买。这让我想起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的疯狂,不过这次似乎有些不同... ...[详细]
-
ARB代币遇冷:坎昆升级能否成为Arbitrum的救命稻草?
最近Arbitrum社区的一场投票搞得币圈人心惶惶。说实话,当我看到那些巨鲸们疯狂抛售2041万枚ARB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价值1600万美元的大动作。但更让人玩味的是,这次抛售正好发生在社区讨论短期激励计划的关键时刻。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容我慢慢道来。社区投票背后的谨慎信号记得上周看到投票结果时,我差点把咖啡喷出来。65.7%的人选择"最多5000万枚ARB"的方案,而7500万枚...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加密世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Mogu和他的Chainbase团队正在下一盘大棋。这个Web3数据基础设施项目,正试图重新定义我们与链上数据的关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加密极客"的脑洞世界。当数据遇见区块链:一场革命正在酝酿记得第一次接触区块链时,我就被它的公开透明特性震撼到了。传统互联网就像一个个数据孤岛,谷歌、Facebook这些巨头把数据当成自家后花园。而区块链完全不同——... ...[详细]
-
最近帮很多朋友处理FTX债权申报时,总被问到两个关键问题:平台真的会赔偿吗?能赔多少?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个事儿。债权市场的价格信号说实话,最靠谱的判断依据就是看看专业玩家在二级市场怎么出价。目前FTX债权(净存款部分)的收购价已经涨到35%左右,而且每个月都在稳步上升。前几天我和一个专门收购债权的机构朋友吃饭,他告诉我他们内部评估标准是5年内要实现投资翻倍。这意味... ...[详细]
-
最近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其他山寨币都在蹦跶的时候,以太坊这个"老大哥"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作为长期关注加密货币的老韭菜,我觉得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值得说道说道。1. 后院起火:Consensys的官司风波Consensys这个以太坊生态的重量级玩家最近可不太平。想象一下,24名股东联名起诉创始人约瑟夫·卢宾违背承诺,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喝一壶的。要知道Consensys可是以太坊的基础设施支... ...[详细]
-
最近加密圈里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一位化名TheFlowHorse的交易大V在X平台(原推特)上公开了自己的最新持仓策略。这位拥有18万粉丝的意见领袖坦言,他正在悄悄囤积两种"默默无闻"的山寨币。说实话,这种操作在当下这个"群魔乱舞"的加密市场还真不多见。逆向思维:在冷门中寻找机会TheFlowHorse特别提到了Solana生态下的Rollbit($RLB)和Open Exchange($OX)... ...[详细]
-
记得上个月看到HashKey和OSL获得香港证监会牌照的消息时,说实话我都有点激动。这意味着香港散户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合规平台上买卖比特币和以太坊了。作为一名混迹金融圈多年的老司机,我深知这个牌照的分量——它不仅是两张纸,更是香港数字货币市场规范化的重要里程碑。牌照背后的故事:香港监管的用心良苦去年10月以来,香港证监会和金管局就像过年发红包一样,接连出台了一系列虚拟资产监管措施。特别是今年6月... ...[详细]
-
Celo生态面临重要转折:Polygon CDK方案能否成为最佳选择?
在区块链世界,平台迁移就像是一场精密的器官移植手术——既要确保新环境的兼容性,又要保留原有的生态功能。最近,Celo这个专注于移动支付的公链陷入了甜蜜的烦恼:到底该选择哪条技术路线来实现向以太坊L2的华丽转身?两条技术路线的博弈记得第一次了解Celo的迁移计划时,我还以为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Optimism的OP Stack方案。毕竟,这就像选择一条大多数人走过的登山路线,风险相对可控。但Polyg... ...[详细]
-
朋友们,最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去中心化社交项目Farcaster,简直就像社交网络界的"乐高积木"。它和传统社交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开发者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在其协议上自由创建各种社交应用。想象一下,你的社交身份可以像邮件一样在不同客户端自由切换,是不是很酷?豪华投资阵容背后的潜力去年看到这个项目的融资消息时,我就注意到它的投资方名单亮瞎眼:A16Z、Coinbase这些顶级VC都重金下注,3000... ...[详细]
-
最近加密市场的走势让我想起2017年那轮牛市前的铺垫。比特币正在27,500美元这个关键位置反复试探,就像一位拳击手在比赛前反复测量对手的距离。说真的,这个数字对市场心理影响太大了,一旦站稳,很可能成为点燃市场情绪的导火索。关键阻力位的博弈战说实话,这两天看着BTC在27,000-27,500美元之间来回震荡,简直比看美剧还刺激。就像昨天,价格一度冲到27,494美元,离关键点位就差6美元!那种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