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据揭相y买秘真市场数
作为加密圈的"老韭菜",每次看到MicroStrategy大举买入比特币的新闻,都会让我心里一紧。这家公司就像个"反指风向标",每次出手后市场往往会迎来一波调整。从2020年8月到现在,他们累计买了15.8万枚比特币,平均成本2.9万美元左右,确实称得上是个"比特币死忠粉"。 我仔细研究了28次购买记录,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60%的情况下,MicroStrategy官宣时的市场价都比实际买入价高,平均要下跌1.43%后才宣布买入。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明明看到标价10块/斤,结果结账时才发现是12块——这种"溢价效应"让很多投资者心里不是滋味。 具体来看,有三次的价差特别离谱,分别差了5716、5991和9931美元。换算成百分比的话,最夸张的一次居然低了17.28%。说实话,这让我想起了那些总在股市高点追涨的散户,只不过MicroStrategy好歹是个专业的上市公司。 我把时间线拉长分析后发现: 在宣布后的1-3天内,比特币、以太坊和主流山寨币确实倾向于下跌,这解释了为什么圈内会有"MicroStrategy魔咒"的说法。但有趣的是,如果把观察周期拉长到一周以上,行情反而开始回暖。 举个例子,去年11月那次大额买入后,BTC先是跌了5%,但一个月后却涨了15%。这就像是坐过山车,短期吓人但长期看风景不错。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以太坊的表现最为明显,往往能率先走出阴霾。 更深入的数据分析显示,当MicroStrategy加码买入时,虽然短期还是难逃"反指魔咒",但长期盈利概率显著提升。这说明他们的大额操作往往更有预见性,就像老练的扑克玩家,知道什么时候该all in。 作为第一家重仓比特币的上市公司,MicroStrategy在2020年底就完成了大部分建仓。虽然期间经历过大幅浮盈又回撤,但他们只卖过1次比特币。这种"死拿不放"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比那些整天喊单的分析师更有说服力。 所以啊,下次看到MicroStrategy买入新闻时,与其急着抛售,不如冷静观察。短期波动在所难免,但长期来看,这些"大鲸鱼"的举动往往暗含深意。毕竟在加密市场,能拿住才是真本事。市场为何总是"打脸"MicroStrategy?
短期打脸VS长期看好
重仓者的投资智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XRP或将迎来史诗级暴涨?技术指标揭示惊人买入信号
- 比特币NFT浪潮:创新还是隐患?资深玩家带你深度剖析
- 稳定币江湖风云录:CDP与LSDFi的相爱相杀
- 比特币的抉择:在去中心化理想与机构化现实之间
- 周悦盈:比特币27000上方压力重重,以太坊1600成关键防守位
- 加密市场观察:比特币强势反弹,这些币种正引燃市场热情
- 当出版遇见区块链:Metale如何重塑写作与阅读的未来
- Solana生态安全实战:从黑客攻击案例看区块链安全防护之道
- 8月5日:BTC与ETH市场透视|老币民的投资笔记
- Ilya的AGI帝国:OpenAI权力更迭背后的深层博弈
- 链游革命进行时:Dojo与Mud如何重塑游戏未来?
- 区块链赋能数字艺术:RNDR如何重塑3D渲染产业格局
- 市场周记:火币HTX上的狂欢与思考
- 佩佩币会迎来爆发时刻吗?揭秘这个网红加密货币的机遇与风险
- SOL暴涨的背后:一场华尔街精心策划的金融大戏
- 深夜沉思:当币圈狂欢遇上价值投资
- 复星国际重金布局香港稳定币市场,郭广昌亲自带队冲刺牌照
- 深度解读JOE代币:这个让DeFi圈疯狂的治理代币到底有何魔力?
- 2024年比特币或将迎来资本狂潮,美联储降息预期成关键推手
- Web3领域的全球盛会:Sustainable Web3 SG 2023精彩回顾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