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正在加密遇上,一有的酝酿场前财富市场所未盛宴风云
说实话,现在的市场氛围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那个冬天。比特币从2万美元高点一路下跌,无数人哭爹喊娘地割肉离场。可你知道吗?往往就是在这种绝望的时候,真正的机会就藏在那些被人丢弃的筹码里。
市场正在经历一场漂亮的"洗盘"
最近这一年真是够魔幻的,破产、清算、银行危机轮番上演,交易所一个接一个倒下。我有个老友在FTX事件后直接清仓退圈,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但仔细想想,这些黑天鹅事件反而帮我们筛掉了一大批不坚定的投资者。记得去年恐慌贪婪指数持续创下新低的时候,我反而在2万刀附近默默加仓。这不是我胆子大,而是我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当所有人都在恐慌时,往往就是最好的买入时机。
那些等着"减半行情"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我发现很多投资者特别有意思,总喜欢拿着日历做投资。比如现在就有不少人盘算着:"2024年比特币要减半,那我2023年底提前布局"。拜托,市场要是这么容易预测,那华尔街的分析师们早都退休去马尔代夫晒太阳了。要我说,庄家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种"刻舟求剑"的投资者。想象一下,等这些人都觉得时机成熟冲进来的时候,正好可以把手里的筹码派发给他们。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市场一直在上演的剧本。
双重利好:当印钞机遇到AI革命
现在有两个巨大利好正在酝酿:一个是美国政府债务高企必然开启新一轮印钞,另一个是AI技术突飞猛进。过去十年,每次牛市要么是由流动性推动,要么是由技术突破带动。但这次可能要创纪录了——我们将迎来第一个由"印钞+AI"双轮驱动的超级牛市。
说到AI,让我想起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那时候大家都说互联网要改变世界,虽然短期内确实出现了泡沫,但长期来看这个预言一点没错。现在的AI很可能正在重演这段历史。据我研究,整个AI经济的潜在规模将达到惊人的25万亿美元!而AI想要真正爆发,离不开两个关键要素:算力和数据存储。
为什么AI需要区块链?
最近我在研究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AI越发展,对去中心化存储的需求就越大。为什么呢?试想一下:你现在用的AI模型,数据都存储在科技巨头的服务器里。哪天要是这些公司突然调整算法或者涨价,你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这就是中心化存储的致命伤——缺乏透明度和控制权。
我特别看好那些从高点跌去90%以上的AI相关代币。这些项目往往已经经历了最残酷的抛售,剩下的都是铁杆支持者。一旦市场回暖,它们很可能会迎来惊人的涨幅。就像2018年那些"死掉"的DeFi项目,在2020年很多都涨了几十倍。
技术面释放的积极信号
最后说说短期走势。从斐波那契回撤来看,目前价格已经到了0.618这个关键位置。再加上25000美元这个支撑位今年以来已经经受住多次考验,很可能触发一波像样的反弹。更妙的是,10月份没有美联储议息会议,这给了多头难得的喘息机会。历史数据也显示,比特币在10月份往往表现不俗。
说实话,最近我的交易系统里多个长线指标都发出了买入信号。这种感觉就像2019年初那样,虽然市场情绪依然悲观,但技术面已经开始悄悄转暖。要我说,现在可能就是布局下一轮牛市的最佳时机。当然,投资有风险,关键是要控制好仓位,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责任编辑:法规)
-
说实话,我每次看到区块链世界里那些彼此隔绝的"孤岛"就觉得头疼。想象一下,你在以太坊上玩DeFi玩得好好的,突然想试试BNB Chain上的新项目,结果发现钱包里的资产完全没法直接转移——这种感觉就像被困在了一座数字监狱里。跨链困境:用户和开发者的双重痛苦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发展的业内人士,我见证了太多因为跨链问题导致的糟糕体验。记得去年有个朋友想在不同链上尝试同一个DEX的多个版本,结果光是管... ...[详细]
-
当我们在讨论加密货币时,总习惯性地把目光投向欧美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印度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场真正的数字货币革命正在普通百姓中悄然兴起。根据Chainalysis的最新研究报告,印度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全球草根加密货币采用率最高的国家,这个结果就连很多业内人士都始料未及。印度为何能拔得头筹?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份报告时也很惊讶。要知道,印度政府对加密货币的监管相当严格,不仅对收... ...[详细]
-
最近我在研究GMX V2这个项目,发现它就像是一个加密世界的"赌场"。不过别误会,这个赌场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赌场,而是流动性提供者(LP)可以当"庄家"的金融博弈场。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机制。赌场经济学:为什么GMX能吸引6亿美元?GMX V1的成功很有意思,就像拉斯维加斯的赌场一样,它深谙"庄家永远赢"的道理。想象一下,你去赌场玩21点,庄家总是占着微弱的概率优势。GMX也是这样,通过精巧的机... ...[详细]
-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的经济分析师,我发现最近DePIN这个概念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行业讨论中。这让我想起了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那种令人兴奋的氛围。今天,就让我们抛开那些晦涩的技术术语,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聊聊这个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新事物。DePIN的前世今生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DePIN时,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物联网2.0版吗?"确实,它的根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那个让电器"会说话"的梦想。... ...[详细]
-
最近香港拟推出的稳定币监管法案引起了不少讨论,让我不禁思考:为何各国对稳定币的态度如此迥异?这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的观察者,我想分享一些自己的见解。暗流涌动的货币主权之争表面上看各国是在监管稳定币,实际上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货币主权保卫战"。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一位央行官员私下说:"稳定币就是21世纪的新型货币殖民工具。"这话虽然尖锐,但不无道理。美国在这方面显然是先... ...[详细]
-
今天的行情真是让人揪心啊!比特币和以太坊就像坐上了过山车,一路狂跌不止。作为一个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这种场景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寒冬。盘面上看,日线级别的震荡幅度明显加大,布林带上下轨就像个拉链一样开开合合,把价格夹在中间来回摩擦。市场情绪急转直下现在整个市场氛围简直可以用"风声鹤唳"来形容。技术指标清一色都在释放看空信号:均线系统全部向下发散,布林带上轨开始低头,KDJ和MACD这两个... ...[详细]
-
Polygon的2023变革之路:从低调蓄力到ZKRollup领跑者
加密市场的春风似乎又一次拂面而来,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新一轮牛市正在酝酿。作为一个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深知每当这个时候,投资者们都会陷入选择的焦虑:是该All in比特币以太坊?还是梭哈Solana这样的新贵?抑或是布局一些潜在的黑马?Polygon的华丽转身说实话,在过去几个月的市场观察中,Polygon这个项目的转型让我印象深刻。记得2023年初它还只是一个普通的侧链项目,但短短一... ...[详细]
-
作为一名在DeFi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最近开始对Web3借贷协议进行系统性梳理。借贷协议本质上就是一套规则,它决定了借款人如何暂时使用贷款人的资金,并承诺归还本金和利息。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利率机制的设计。利率计算的基础知识利率本质上就是资金的使用成本,通常我们用APR(年化利率)和APY(年化收益率)来表示。这两者的区别很多人都搞不清楚:APR不考虑复利,而APY则考虑了复利效应。... ...[详细]
-
美联储按兵不动引发市场猜想:年底加息预期下比特币上演绝地反击
凌晨两点,美联储的决议像一颗重磅炸弹扔进了平静的市场。不出所料,联邦基金利率继续钉在5.25%-5.50%这个高位,但这个看似平淡的决定背后,却暗藏着美联储官员们对未来政策走向的激烈分歧。经济数据背后的"双面镜子"美联储这次的声明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经济悬疑片。一方面,美国经济依然跑得欢实,就业市场虽然不像前几个月那么热火朝天,但失业率这个"温度计"还是维持在低位。可另一方面,通胀这个老顽固依然居高... ...[详细]
-
这周欧洲大陆传来重磅消息,欧盟27国代表经过数月拉锯战,终于在布鲁塞尔敲定了数字身份钱包协议的具体细则。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数字经济发展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这个决定可能会彻底改变欧洲人的生活方式。想象一下,未来用手机上的一个APP就能办理跨国业务、签署电子合同、甚至办理银行贷款,这简直是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搬进现实。欧洲数字革命的三大看点根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这个名为"EU Digital Identi... ...[详细]